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Family education

亲子篇____



哪有什么熊孩子,“熊”的明明是大人和社会

时间:2019-08-10来源:admin浏览:2373次

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在《哪吒之魔童降世》刚上映时便赶去捧场了,回来后,建议我们带妹妹去看,并且还破天荒地提出:“我可以陪你们再看一遍。” 《哪吒》这两周的票房表现足以证明它的吸引力,可究竟什么原因它如此老少咸宜呢?
真相就是——这是一部燃爆了的教育大片,《哪吒》戳中了现实生活中的你 我 他!


一个熊孩子和好孩子的故事

如果说旧版《哪吒》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刚毅英勇少年的神话形象,那么新哪吒带给我们的则是一个活生生的充满七情六欲的人物形象:
上古时代,一个混世魔王被练成了两颗珠,一颗是灵珠,善良纯洁,一颗是魔丸,邪恶暴戾。
奸人使诈,哪吒母亲在分娩时吸收了魔丸, 而灵珠,则附在了龙王三太子敖丙的体内。
最后,敖丙在龙王的压力下要毁灭陈塘关及那里的所有生命,而哪吒(魔丸)却被父母无条件的爱感动,努力控制住自我意识,拯救了所有的人。
看到这些,大家有没有觉得似曾相识?一个是破茧成蝶的熊孩子,另一个是折断了羽翼的“曾经的别人家的孩子”。是熊孩子还是好孩子,折射出的是其实是孩子家长的影子。 


“熊孩子”其实是外界定义的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拿自家养了个“熊孩子”来自嘲,可是谁家的孩子能真正称得上是“魔丸转世”呢?而如果给你一颗灵珠,你能保证不把一手好牌打烂了吗?最初的哪吒只是出于本能想找人玩,可人人都预设他是熊孩子,视他为妖魔,用石头丢他,赶他走,骂他是妖怪,甚至他的父母,也因为担心哪吒闯祸,把他关在家里……慢慢的,哪吒开始无聊、暴躁、叛逆。
有没有看出来:孩子的恶其实首先来自于外界对他的定义。
日本心理学家河合隼雄在《孩子与恶》这本书中提到:
“恶”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其实是有不同的定义的。比如被东方人排斥的张扬的个性、率性的行为,在西方社会里恰恰是被推崇的,也就是说在一个被某种文化体系视为“恶”的表现,另一个文化体系可能并不这么认为。
放到我们的孩子身上正是如此:
比如,一个小宝宝在学会了抓东西后,他可能会探索,把这个东西往地上砸、往远处抛,可能会把东西砸坏,也可能惊动了楼下的邻居。这时候,他的长辈可能会说:“呀呀,这孩子,怎么这么小就这么调皮呀?好讨厌呀。”也可能会很欣喜道:“呀,宝宝会扔东西啦,说明小肌肉又成长啦。来来,咱们扔这个软一点的东西试试好不好?或者,咱们到不吵到邻居的地方去砸吧?”
同一种行为,两种不同的评价与态度,是因为第一个评价,预设孩子就是调皮就是讨厌,而第二个没有恶的预设,只去按照孩子的发展规律考虑其本身的需求。
可以想象,同一个孩子在这两种不同预设下长大,表现一定会有所不同。我父母好朋友的儿子比我大两岁,从小我就喜欢跟在他后面玩,因为在我眼里,他是个极具创造力的“天才”:他可以把木块雕成小兵器,可以将石头刻成印章、石狮,还自己发明会动的“机器人”…….要知道,在三十几年前的新疆,他做的这些东西是我们在商店里也寻不见的啊。
可惜,他的父母不认可他,嫌他不好好学习、不务正业,对他施加各种压力与语言暴力,有时甚至拳脚相向,正值青春期的他开始越逃越远,旷课、偷窃、最后离家出走……在那个通讯手段极其匮乏的时代,大家花了近半年的时间才找到他,当时,他正在一个工地上做苦力。他瘦得皮包骨头,被折磨得十分憔悴,但仍然不愿意回家。
我的母亲接他来我家,辅导他高中毕业……在的他十分阳光,热衷户外运动和公益事业,似乎特别珍惜生命,用爱来回馈社会。

我的这位哥哥,小时候调皮是必定的,只是他调皮之余的创造力如果能够被父母认可,那么就不会把他认定为一个“十恶不赦”的熊孩子,也不会把他逼上不归路。如果当年他没有被找到,或者生了疾病发生了意外,这个结局我想都不敢想。 


不被接纳的熊孩子会越来越熊

导演赋予魔童哪吒的是一个人见人厌的丑陋形象,他一出生便戾气冲天,必须用太乙真人的乾坤圈才镇得住。百姓惶恐,请求杀死哪吒,小宝宝在惊恐中狠狠咬了母亲一口,鲜血立现。没想到,哪吒的母亲非但没有松开抱着小哪吒的手,反倒搂得更紧了,并忍住疼痛温柔地说:“别怕,妈妈保护你……”  小哪吒的脸瞬间柔和了。能够帮助改变熊孩子行为的,一定是他最信任最在乎的人,而这个人首先要愿意接纳他。

我儿子在一岁半左右还不太会说话的时候,特别爱抓人。经常出现的场景是:他见到一个小朋友很开心,本以为他会去抱抱人家,或者打个招呼,没想到他一出手就往人家脸上抓一把,有时候还会抓出血印子,吓得我每天寸步不离地跟着他,生怕他伤害到人家。可没想到,道高一尺魔高一丈,他一定会趁我不注意,趁小朋友没有防备的时候给人家来一下,我只能不断地跟人道歉。而且那时我们还生活在德国,我大有一种丢人都丢出国了的羞耻感。次数多了,我开始严厉地斥责儿子,甚至还以牙还牙地抓他让他感觉疼,再不行就打他的手,结果不仅没有好转,他还变本加厉地来抓我、打人……那时的我曾经绝望地想:完了,我生了一个天生坏心眼儿的孩子!看他不顺眼,怕带他出门。 

直到有一天,他在上亲子游戏课的时候抓哭了一个德国女孩儿,女孩儿的妈妈立即抓住他的手,认真地说:“不,这样不可以”,儿子抽出手来回到我身边,看着那个哭得很伤心的女孩儿不知所措。老师走到他面前,还没来得及说话,他又像只小豹子似的一把抓到老师的脸上。老师立即收敛了笑容,抓着他的小手,温和而坚定地说:“不对,这样不可以。”然后用他的小手轻轻放在自己的脸上,说:“这样轻轻摸可以。”后来,老师告诉我,小孩子在探索世界的过程中,会出现一些不合规则、让人出乎意料的举动,不用猜他想干什么,更不能急着给孩子贴“恶”的标签,我们要做的就是:接纳他。然后温和而坚定地制止不合规矩的行为,并告知正确的行为。在我心态平和了以后,儿子的这个行为果然在不知不觉中就消除了。
有时候我们以为孩子长大了、懂事了就自然而然好了,其实不然,你给他贴了“恶”的标签,这个恶就会延续,而如果你放任他,会让孩子没有正确的是非观,他很难“懂事”。正确的做法就是:接纳孩子已经产生的行为,温和而坚定地正向引导。


换个角度看到熊孩子背后的动机

电影里的哪吒搞出各种恶作剧,究其原因是他没有朋友,太无聊了。而当他追赶海夜叉闯了好多祸时,他的动机是用为民除害来证明自己。
我们有注意过孩子行为背后的动机吗?有的小朋友悄悄地把家里的好吃的偷出来只是为了去养活附近的流浪狗、流浪猫;有的孩子撒一些谎是为了赢得小伙伴的尊重;有的孩子破坏了别人的劳动成果是出于嫉妒;有的孩子去用言语或肢体攻击他人是为了引起他人的关注……这些不恰当行为背后的种种动机,有善有恶也有不善不恶的,但不论何种动机,作为家长都有责任在面对这些行为时,拿掉自己的情绪,客观理智地去分析。这样做,既有助于增进孩子与家长之间的信任关系,也有助于从实质上解决问题。就比如哪吒的父亲在所有人都认定“哪吒是抓小孩、欺负人的妖怪”时,镇定地辨识出真相,还哪吒清白,这样来自父亲的信任是帮助哪吒成长的勇气与力量。
我儿子曾经在初一的时候迷恋上了网络游戏,从抽时间打慢慢变成了占用自己的睡眠、课外班、夏令营的时间打,等我发现的时候,他已经持续了一年多。我当然非常痛心、难过,但并没有生气到丧失理智地打他,原因是:我想找到他迷恋游戏的动机。 儿子是个很阳光的孩子,我们家也挺民主,大家都很爱他、欣赏他,他还不至于为了逃避现实而躲进网络世界。我想起心理学家陈默老师曾经说过:孩子才是真正无条件地爱父母,他们会不自觉地洞悉父母的潜在需求,用他的方式补偿你。比如,现在的孩子容易自杀,就是因为他们觉得父母需要的要求他们达不到,干脆把命还给你好了……”
回想起儿子上中预、初一的两年,我的时间精力多花在了工作和刚上一年级的女儿身上,儿子每天忙着上课和课外辅导班,慢慢的连与我交流的时间都没有了,他似乎是在不知不觉中淡出我的视线,可能,“上网、把自己隐藏起来”就是他成全忙碌的妈妈的一种方式吧。想到这些,我反而特别心疼儿子,于是改变了生活方式,想办法多创造与他交流的机会,多花时间在家烧饭、陪孩子用餐。令人欣喜的是,儿子的“网瘾”真的不治而愈了。
这件事情给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我们可能听了、学了许多心理学教育学的理论,可是真的遇到事情时却往往不会去使用,原因是,我们经常被情绪支配(焦虑、烦躁、生气、恐惧等情绪),而失去了理性的思考。 
我的心理学老师就曾说过:“人在情绪失控时,智商为零。因此,要想客观地处理好问题,必须要平复自己的情绪,才能用理性去分析背后的动机。”

“熊大人”会毁掉好孩子

我们常说,“孩子是父母的镜子”,但父母们可能会经常觉得很冤枉:“我明明不是这样的啊?”其实,孩子照出的不是我们的表象,而是我们的内在,是我们内在的是非观和原则底线。


是非观不明的“熊大人”完全能把灵珠给毁了。

有网友评论说:《哪吒》中来自龙王三太子敖丙的这条线才更虐,的确如此。即便敖丙有着花见花开的俊秀面容,有着盖世神功与来自灵珠的力量,依然掩饰不住他的孤独与阴郁。他从降生时起便背负了家族的使命,在压力下长大。灵珠的个性使得他隐忍、顺从,父亲龙王和培训他的师父申公豹不去关心他的喜怒哀乐和个人意愿,他们只关注自己的理想、愿望可否假借敖丙之力完成。看起来龙王是将自己的毕生心血倾注在儿子身上,其实是倾注在了一个为自己达成愿望的工具身上。

现实中的“龙王”也不少啊,前不久传得沸沸扬扬的美国名校录取舞弊案就揪出了好几个中国“龙王”和美国“龙王”,他们的孩子中不乏品学兼优者,也不乏已经完全可以自食其力者,结果都不得不在升学季,被动接受了“熊孩子”这份“成人礼”,多么可悲啊!


这样的“熊家长”真的难辞其咎!

作为成年人,可能我们比孩子多了经验、多了理性,但同时,也多了圆滑、多了世故。如何理解孩子、认识自己,如何温和而坚定地守住原则,如何表里如一地做事情、将自己的人生信条用行动真实地呈现出来,才是我们应当花时间多多思考的。与其抱怨孩子不懂事、不上进,不如自己去照照镜子,看看自己是魔是仙,想想自己的行为能不能成为孩子的榜样。毕竟,决定一个人的不是他说了什么,而是他做了什么,孩子能模仿的是我们的行为,而不是我们讲的大道理或命令。

孩子是我们的镜子,镜子里的形象不够好看,我们能改变的只能是自己。


文章转自:

微信公众号:爸爸真棒

作者:杨婕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