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Family education

亲子篇____



有关孩子、自我和独立生活

时间:2019-09-18来源:admin浏览:2317次

前几天看到一篇热文,大概是讲女生为了保持自己生活的品质和独立,不愿意生孩子,在家人压力下生了孩子,但不愿意养孩子,全都交给家人,自己晚上九点多回来逗逗孩子玩,生活一律不染指。
固然是人各有志,谁都强求不得,晴妈也赞成个人选择,但私心感觉,这件事情并没有这么简单。
我们常听到“孩子-自我”的对立,这个对立说起来直观,似乎必须二选一,选择孩子就好像需要牺牲自我,选了自我就好像不能花时间带孩子。但实际上这种二分法忽略了“孩子-自我”之间重要的相互作用。
孩子对于人的自我成长有什么作用?是破坏自我的拖累,还是有什么意义?
晴妈个人觉得,孩子最重要的意义让我们真正看见一个人的成长。
当我们带着情感去看,看到一个独立的小小的人儿,从零开始一点点长大,我们能领悟很多有关自己成长和自我内心的事。你和那个小小的人儿之间的情感互动越多,你越是能看见他/她,从而看见自己,照亮自己。你们可以并肩走出各自独立且相互支持的路,那是一种有温度的独立的路。
对于“为了保持自我”就隔绝带孩子的人,晴妈觉得也OK。只觉得有一点可惜,他/她们有可能错过了最好的理解自我的机会。
底下放出来一篇旧文,是两年前晴晴半岁时候写的文章,当时发表在“你我”公众号上。这是个很好的公众号,简介和二维码可以在文末找到。
那些生活的冷漠与热情
2014.12
今天我想说说宇宙。在那之前,我想先说一下生活。
我在2014年7月生下了宝宝,这件事对我影响很大。在那之前,尽管我学习了很多与宇宙有关的知识,但始终没有彻底想清楚宇宙与生活的关系。直到这一年怀孕生宝宝,像是经历了一场了无痕迹的修行,很多事情如安静下来的水面,突然映照出清晰的图案,将从前支离破碎的光影都连接起来了,我忽然明白了一些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之间的关联,宇宙、自我、写作、小孩。
从这一刻开始,我看见了生活。
在阅读中,常见到有人谈论人与生活之间的关系:“生活快要把我逼疯了”,“生活不如自我实现重要”......谈论的方式多种多样,抱怨的、抒情的、战斗的、分析的,但表达的内容是类似的。这可能是贯穿人一辈子的问题:如何处理与日常生活的关系。日常生活,琐碎的生活,繁盛的生活,占据人90%以上精力的现实生活,让人费尽心力去经营维持的世俗生活,与精神生活相对的物质生活。名称无所谓,用哪一种说法也都可以,总之就是一个人生活着的生活,我姑且叫它日常生活。
对日常生活,似乎越重视精神自我的人,抵触的情绪越严重。
中学时很容易与这样的生活对抗,甚至大部分人都在对抗。那个时候,日常生活的体现就是学校的纪律和父母的要求,枯燥简约,缺少魅力,背后指向的目的是将来的功利利益,是出人头地和稳定前途。与之对抗不仅是贪玩懒惰,更是一种青春哲学的爆发:嘿,我有的是梦想和精力,我将来要过不一样的人生,我的世界是广阔的,我的可能性是无穷的。那个时候,学校教育缺少复杂性,而未来的日常生活又缺少真实性,因此人的反抗也只需要一点精力、一点叛逆。
有的人用否定的方式,不好好学习,在各种游玩中消耗过剩的精力。有的人是用肯定的方式,肯定学校之外的某种理想,比如艺术、比如流浪、比如为爱痴狂。追根究底,所有兴致勃勃的对抗之后,更深的来源是对未来的期许,或者说,是对自身的期许。因为未来还远,所以对抗起来如此容易,不需要选择,只要想象,全身心相信只等某一天,被释放入无边的自由之后,一切可能性都会上演。
大学之后依然容易对抗生活,只是这时日子变复杂了,面貌不再清晰,说不清要对抗的是什么。人还在追求某种与众不同的自由,但这个时候已不再有单调统一的模式,也就没有单调统一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大学几年似乎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分辨,生活就扑面而来。这时候的对抗,一部分来源于对现实的失望:世界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自由;另一部分来源于被逼迫时的恐慌:马上就毕业了,“生活”就像一堵墙压下来,来不及逃跑。很多人这时候开始主动追求生活了,追求生活和对抗生活开始混淆,说不上哪个更意气风发。

大学之后依然容易对抗生活,只是这时日子变复杂了,面貌不再清晰,说不清要对抗的是什么。人还在追求某种与众不同的自由,但这个时候已不再有单调统一的模式,也就没有单调统一的对抗。更重要的是,大学几年似乎匆匆而过,还没来得及分辨,生活就扑面而来。这时候的对抗,一部分来源于对现实的失望:世界并不像想象的那样自由;另一部分来源于被逼迫时的恐慌:马上就毕业了,“生活”就像一堵墙压下来,来不及逃跑。很多人这时候开始主动追求生活了,追求生活和对抗生活开始混淆,说不上哪个更意气风发。
在校园和工作的边缘晃荡一阵之后,人迅速站在结婚生子面前。这是整个一生中最容易恐惧或者仇恨生活的时刻:这就要生活了?我还没有开始实现自我,生活就这么来了?生活会把我淹没吗,会把理想淹没吗?我是不是永远做不到我想做的事情了?此时对生活的抗拒,实际上是对自身的怀疑和对梦想流逝的恐慌。
日常生活逐渐扩大,像夜晚到来时的阴影,将越来越多的空间笼罩,将人逼到角落里。要考虑的事情越来越多,从职业生涯的方向,到住在城市的哪个角落,再到买什么水龙头,每一个细节都要求人的精力,一件一件引人焦躁,原来喜欢的事情好像不那么有趣了,想做的事情尝试起来更是困难,放弃却似乎那么容易。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就是生活的悲剧性吗?问题出在哪儿呢?想不出解答,就只能把所有怒气撒在生活上:都是这该死的日常生活毁掉了我的一切。
有一小部分人旁观到这样的过程,选择站在生活之外——不结婚、不置业、不生小孩,甚至不工作。为了保留少年梦想,或者为了自我实现,放弃掉一般大众所孜孜追求的大部分生活,做一个离世者。而似乎这成了想要追求梦想和自我的唯一方式。就像月亮与六便士或刀锋中描述的主人公,脱离社会生活与家庭,在漂流中寻找和追求。久而久之,梦想家就和生活者分离了,艺术家似乎成了日常生活的对立面。孩子,一个孩子!除了让女人变衰老,让欢乐和自由消逝,给生活增添无穷负累,还有什么功用?
于是,不想结婚的人不少,不想要小孩的人越来越多,尤其是在对文艺有追求的群体中更是如此,家庭和子女似乎是放弃的标志,是一个人放弃文艺理想、融入俗世社会的怯懦者的标志。
那么问题来了(原谅我用这个表达):日常生活是否是人生精神追求的阻挠?人的精神之路上,日常生活究竟有什么地位?
实际上,将梦想-日常生活对立起来的二分法有很深的问题。人一旦习惯这种区分,就容易对精神追求的表面仪式过于关注,而对所追求的事物本身失去了足够的关注。
少年时容易附庸风雅,以为能改变自己的生活方式,而人到中年发现那些事物不能改变生活方式,也就不再有兴趣追求。于是少年读尼采、黑格尔比中年还多,手不释卷开口必提,中年却没兴趣再装模作样。实际上二者都说不上是爱,差别只在于对未来是否野心勃勃。
下面我想谈谈宇宙了。不是谈宇宙本身,而是想谈一下我如何看待生活。
宇宙中有太多奥妙深邃的东西,我不想说很多,只想谈一点点:我们的宇宙就是此刻的宇宙。
这句话有点让人不明所以,不过其涵义是相当简单的:我们只能见到此时此刻的宇宙。我们抬头看到的星空,是遥远的星星寄送给我们的光。那些光经过千万公里距离到达我们,发源地不同,到达我们的时间也不同。百万光年之外的星光,到达我们就已经经过百万年。我们可见的只是星星点点,而其蕴含的已是宇宙上百亿年的历史。研究宇宙,也就是从所有接收到的光中,读出宇宙的历史和本质。
对人类来说,宇宙就是此时此刻见到的光的总和。它们在我们头顶构成一幅共同的画面,天穹。如果将光理解为信息,可以说,我们的宇宙是此刻到达我们的信息的总和。
这此刻的宇宙对我们意义深远。如果仔细思考这件事,我们会知道,我们生活在此刻,这是时空的一个截面。所有那一切灿烂星光,那千万个星系和斑斓的星云,那浩瀚的空间,都是“此时此刻”这个透明露珠上的一部分,是我们眼中的一部分。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真正有意义的,是此刻的光。即便是浩瀚的宇宙,在我们的世界中,也只是此时此刻的一幅图景。此时此刻还包括许多其他部分,包括红尘俗世,包括爱恨情仇。你可以将此刻想象为透明的球,将宇宙万物理解为球上的画面。从某种程度上说,我们的世界就是一幅画,其画面大于全星空。
一切都是画面。重要的只是信息。宇宙通过光的方式,向我们传递信息和奥秘。从这个角度讲,人世间中的万事万物,也和宇宙一样,通过光告诉我们信息。无论它们表面看起来多么不同,实际上都可以看做投影,看做光,看做天穹上星空般的画面。它们的存在,不是为了吞噬我们,而是让我们注视,用它们的繁花似锦告诉我们世界的奥秘。
万事皆投影。一切画都是平等的,没有本质区别。

 若将一切都理解为图景,将吃喝玩乐、洒扫庭除、奖励惩罚、艺术美景,都看做图景,人会有一种豁然开朗的清楚视野。
万事万物,并不存在谁比谁高尚,谁比谁低劣。重要的是我们的观看,而不是画本身。正如注视星云或注视黑洞没有高下之分,注视洒扫庭除还是注视艺术美景,本质上也不应有高下之分。能分出高下的,是我们从中能注视出什么。有人看星空,看出运势,有人看星空,看出引力,而星空还是一样的星空。
无论是观赏艺术,还是打理家务,你都是在你天穹的画面中游走。你可以像观赏毕加索一样观赏马桶水流,像整理诗集一样整理尿布奶瓶。并不需要被一种生活挤压得无法生存,你的天穹大于任何一种生活。它们都只是画面,会来会去,会变换形状,如浮云苍狗、繁花坠落。而你需要做的,不是惧怕任何一种生活,而只是注视它们,像注视星空一样静静注视,而从中理解人与人世间。你要知道,它们都是无常幻影,只有你的注视是真的。只有这样,日常生活才不会夺走你的精神世界,相反会赋予你的精神世界丰富的质料。
星是宇宙寄给我们的光。生活也同样寄给了我们。
想这些事,与怀孕、生宝宝密切相关。怀孕的时候我一直在想,一个小孩对人类有什么精神意义?除了让人类基因代代延续,还有什么更深刻的涵义?
这个问题直到宝宝四个月时我才忽然有了某种解答。也许不是科学解答,但对我自己有重要的意义。
从三四个月开始,宝宝注视世界的目光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她开始集中注意看事物,神情凝注,眼神发亮,充满兴趣,有时候皱着眉头,看得出琢磨研究,小手会尝试性地接触事物,用笨拙不熟练的手指跟随目光,探索世界。让她感兴趣的是一切事物,不仅仅是玩具(很多时候都不是玩具),而是一切一切。她喜欢听金属盒敲击桌面的声音,喜欢伸手将布从表面掀开,喜欢用手抚摸木头椅子表面的花纹。哪怕是看一个电话架上的笔筒,也能让她手舞足蹈欢欣很久。
那个时候我忽然意识到,从小到大,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真正遗失的不是什么梦想和情怀(很多时候人的梦想只是变形成为其他更为蓬勃的欲望),而是那种对万事万物充满好奇的注视的目光。发自内心,充满喜悦,目光澄澈,保持兴致,带着思索,不带预设的偏见,用自己的眼睛和心灵注视世界。这是人对这个世界真正的精神畅游,也是这个世界上最为诗意的心灵旅行。事实上,这正是诗的定义。
人到了一个阶段,在知识已经塞得有点餍足、梦想走入阶段性瓶颈、生活仍然充满迷惘、精神探索在原地徘徊不前的时刻,一个孩子的降临,实际上是对人的一种点化。她的目光能扫清迷人眼目的屏障,重新带领一个人找到目光的方向。跟着孩子的眼睛,才能发现,世界原本不是我们嘴上随便说出的那个样子。
大多数人对日常生活缺少观察,口中充满先入为主的偏见,用这些偏见不断衡量生活,做一份工、进一家餐厅、读一本书,都有着约定俗成的身份定义。
成年人的眼睛里,事物分成有用和无用两种,对目标有用的才值得做,无用的就提不起兴致。只是有人目标是股票,有人目标是学术,但功利之心相似。以功利心衡量事情,难免会焦灼,任何对有用之事的阻挡都成了焦灼的来源。
婴儿的眼睛里没有这一切,她只看看到风吹落纸张,玻璃透明,石子落在地上。这是事物本来的面貌。当一个人能像婴儿一样注视这个世界,才可能忘掉时时逼迫自己的焦灼感,彻底平静下来。
一个人自己还是婴儿的时候,有纯净的目光,却没有知识和观念的工具,而当他长大,用知识和观念将自己武装得严丝合缝的时候,他已经看不透这副武装,而成了武装的傀儡,没兴致再思考。这或许是精神生活的一条必经之路,初心和能力的不匹配成为探索的障碍。
人类的终极文艺理想是读懂宇宙和人世间呈现给我们的画面,需要强大耐心。初心和工具,二者皆不可少。婴儿恰恰在此时出现,出现在我们具备工具、忘掉初心的关键时刻,她重新擦净人的眼睛,指出人目光的方向,心的方向。
所以说婴儿是上天的礼物,这时才最能体会得清楚。
我想说的基本就是这些。最后还有一点点有关“此刻”的话。
我们生活在此刻的宇宙,这不仅仅是一句大白话。人类不可能进行时光穿梭,我们活在当下,不是上一秒,不是下一秒,永远只是这一秒。人不需要苦苦思考如何旅行到下一秒,只要活过了这一秒,自然就到了下一秒。
人世间的事同样如此。我们只能活在当下。当你写一行字,吃一餐饭,你是在当下写字,在当下吃饭。人容易焦虑的地方就在于,人总是情不自禁把当下与未来相连,写字的时候想着这行字未来能带来多少赞誉,吃饭的时候想着如何吃才能节省时间。人总以为自己可以和未来打交道,因而对未来充满谄媚。甚至连孩子的玩耍,也要联系未来她能如何提升技能。可是人并不能和未来打交道。人永永远远被困在此时此刻这个空间里,人一辈子无论有多少金银财富,也只能拥有此刻这一个狭小空间。
如果不能真正活在此刻,那么人就一无所有。人的困境就在于,当所有目光都只看着未来,当下就变得难以忍受。人没有耐心注视当下,甚至与当下背离,于是焦虑自卑拖延烦躁,都在这种背离中接踵而至。
其实人不需要焦虑未来,只要人活过了每个此刻,未来会自然而然到来。即使再焦虑,也不可能让人在未来生活一秒。人所能接触的是无穷多个此时此刻,每一时刻都是等同的,如果不能和这一个此刻安然相处,就不可能跟后来的无穷多个此刻安然相处。
当你真的接受此刻,当你乘坐地铁就只是乘坐地铁,而不是焦虑于目的地,那么生活就全然安静了。
一旦与此时此刻和平相处,文艺青年也不是不能够应对生活。刷碗只是刷碗,是水流过陶瓷表面,整理鞋盒也只是整理鞋盒,是纸与木板搭出空间。做一件事就是做一件事,没有人为添加的意义,没有社会的要求,也没有来自未来的种种压迫,这些事情并没有那么难以做到。事实上,进行简单而重复的体力劳动恰是对人精神的极好休整,正如慢跑,正如僧人担水种地,才能完成完整的佛的修行。
文艺青年也可以步入生活,以沉静的方式,以注视的方式。生活不是洪水猛兽。人比自己想象的坚强很多。有时候文艺和梦想会输给生活琐事,那多半是因为人对自己的所爱了解不深。因为还不够了解,所以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每个人都有能力穿过生活的海洋,毕竟,文艺不是任何一种行为,而只是对事情的一种眼光。如果说人需要离世,那要离开的不是肉身,而是眼睛。
你可以看到红尘,而你不是红尘。


文章摘自:

微信公众号:你我

作者:晴妈

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