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ws Center

新闻中心

Family education

亲子篇____



用“计划生育”的思维,去推行“素质教育”可行吗?

时间:2019-10-28来源:admin浏览:7976次

任何的一个改变,都会有代价。但是,这部分代价不能让普通家长和孩子来承担。

教育的改革,应该先打通通道。然后,才是调整学习过程中的其他细节。

上一周,我的朋友圈里,有很多关于“南京减负”的文章。
 
这或许是“素质教育”在推行的过程中,比较典型的一次呈现。所以呢,很值得为之思考思考,聊一聊。


 学校减负,家长增压
这是怎么来的?
 
南京减负事件,起因是一位中学初一家长投诉教育局所引发,其投诉如下:

 
其中,最主要的投诉内容,是“开学到现在已经一个多月了,一次考试也没有”,由此,“不能通过考试来看出哪部分不足,查漏补缺”;并质疑“请问我们的孩子有免中考,直升高中、大学的权利吗?”
而引发广大家长积极支持、热议的,则是一系列“减负措施”,具体包括:

省厅下来检查,不让考试,不许补课,也不许延长放学时间;
一学期只有期末考试,不允许公布分数;
作业记录本全收走了不让带回家,连教室里墙上用来装饰的英文单词也全撕了……

而家长这些减负所带来的结果,深感担忧和不满:现在教育局搞减负检查,鼓楼区是稽查重点。
 
回家作业20分钟就做完了,我都不知道孩子学了半天到底学的怎么样?
不让带教辅去学校,每天在家做完,由家长拍照发给老师......
书包很轻,天天没事干。
 
难道学校是看南京家长空有一身武艺无处施展,正好可以打通任督二脉趁机练习徒手把孩子培养进高中?

当然,对于家长的投诉,南京市教育局很快做出了公开回应,在其《规范办学行为,促进教育高质量发展》一文称:
在10月至11月开展的义务教育学校违规办学行为问题专项整治专项督查行动中,存在对督查工作理解不准确、执行规定简单化的现象。

 

在纠正违规考试、违规排名、超前超标教学等不规范办学行为的同时,校方符合教学规律的作业、考试、教育评价,应继续坚持,并不断提高其针对性、有效性。

而家长们对此回复,依然不满意,觉得还是“简单粗暴”。
 
双方的矛盾,并未就此解决。
 
而南京减负事件,不过是全国减负的一个缩影——依据2018年底,国家教育部等九部门印发的《中小学生减负措施》(减负三十条),全国各个省市都会以此为减负指导方针,进行减负工作。
 
其减负的核心为:严控书面作业总量,坚决控制考试次数,采取登记评价方式、限制竞赛评优活动。
 
可以预见,类似的家长和学校关于“减负”的矛盾,会持续、大范围地发生。
 

孩子该怎样学习
到底谁说了算?
 



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有意思。
 
你会发现,之前,很多家长投诉教育部门:作业太多、书包太重、考试太多、竞赛太多、补课太多、按分数分班。而当学校取消了大多数考试、减少了作业、早早放学、取消了竞赛、不公布排名之后,家长又反投诉了回来。
 
乍一看,教育部门特别的委屈:我们让孩子学得辛苦,你们不满意;现在我们让孩子学得轻松,你们还不满意,这不是里外不是人吗?!
 
是啊,这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呢?
 
其实,也很简单,就像很多家长反应的那样:
要减,大家一起减,而不是我们这边减了,人家那里还在学。



最重要的,是谁能够保证,我们中学减了,还能够上高中;高中减了,还能够上大学?如果高考考核的是素质,我们就愿意减,如果高考还是考的分数,我们就不愿意减!

 我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到底,孩子怎样学习,谁说了算?
 
无论是之前学校里搞的排名、竞赛,还是现在搞的不考试、减少作业,其实,都是由教育部门告诉给家长:这样才对孩子好。而家长是没有选择权的。

 
家长为什么没有选择权呢?是因为学校听教育部门的,他们招生的时候,不是按照自己的标准,招自己想要的学生,而是按照公布出来的分数,去“领回”相对应的学生。
 
也就是说,就算是全国的学校都减负了,大家都进行素质教育了,那么,学校按照素质标准来招收学生,这个标准,也是教育部门说了算。
 
其实啊,已经有一些地方,开始设置这些“素质教育”的标准了。比如,参加多少社会实践,是可以计入升学的分数的。
 
换言之,教育部门说,家长们也别着急啊,我们会制定素质教育的标准,你们还是有的比的。
 

你是计划生育的受害者吗?
 



我其实很想从另一个角度,去看待教育,就是计划生育的角度。
 
我们这一代人,是计划生育的开始,也是计划生育的结束。
 
很多人都是计划生育政策之下“幸运的最后逃脱者”,然后呢,我们成长的过程中,受到了最多的“计划生育好”的宣传,也见证了最严格的计划生育执行——还记得小品《超生游击队》吧,正是两者完美的结合。
 
当我们开始结婚生子的时候,单位里会专门有人办理监管此事,并且告诉你违反计划生育的严重后果:一人违反,全单位遭殃,领导担责任,同事受牵连。
 
于是呢,我们就只能“只生一个好”。想生二胎的,就要辞职,而且,就算生了二胎,也是黑户,面临孩子无法上户口、无法上学等等问题。
 
神奇的是,等到我们遵循了这些规定,拿到了独生子女证,孩子渐渐长大以后,忽然听说,放开二胎了。更进一步的是,现在似乎生的越多,越光荣了。
 
所以呢,很多70、80一代的人,被弄得啼笑皆非——生孩子这件事,能生的时候不让生,不能生的时候又鼓励生——我们是人,又不是机器,怎么能随时转换我们的生育功能呢?

 
其实啊,教育也很类似。对于绝大多数家长来说,我们也是没有选择的权利的。
 
在强调应试教育的时候,我们不想让孩子被作业压垮,想让孩子发展兴趣,是不对的;在强调素质教育的时候,我们想让孩子多做一些练习,多学一点儿,也是不对的;就算发展素质教育,我们发展的那些素质,不是你们想让我们发展的那些,也是不对的。

 
可是,当家长遵守了这所有的政策之后,孩子遇到了升学、成长的问题的时候,我们有可能像“生孩子”那样随时再转换吗,其实,也是不可能的。
 

教育,怎样才能让大家都满意?
 



我去过很多国家,包括在教育上很受追捧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等西方国家,去了解他们的教育。
 
令我意外的是,每个国家的家长、老师,对他们的教育也都有很多批评的声音——
 
所以呢,有批评并不是什么问题,但是,怎样去面对问题,解决问题,才是做好教育的关键。
 
我相信,每个国家的教育部门,无论制定什么样的政策,都是想培养更多的人才的;而每个教育的举措,也都是衡量了国家战略和未来方向的。
 
就像现在中国在推行的素质教育,现在,应试教育为主流的亚洲国家,日本、新加坡等国家也都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而他们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也就是说,只要是在教育上的改变,都会遇到问题,但是,我们怎样面对这些由于改变而产生的问题呢?
 
其一,明确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其实最终培养优秀人才的目的是一致的。
 
其二,目标一致的情况下,学校遇到的难题、家长的担忧,就应该得到关注和回应。
 
其三,任何的一个改变,都会有代价。但是,这部分代价不能让普通家长和孩子来承担。
 
其四,教育的改革,应该先打通通道,然后,才是调整学习过程中的其他细节。
 
当然了,我自己才疏学浅,更没有政策制定和实施的经验,对于教育,只是作为家长的角度的一些感想而已。
 
说实话,我总觉得吧,咱们是有智慧解决教育所面临的问题的。
 
国家在战略上,需要素质教育所培养出来的更多的面向未来的人才;家长呢,希望给孩子更快乐、健康成长的童年;孩子呢,可以更多地发掘自己的天赋,在自己的兴趣上找到自己的价值。
 
只是,我们再也不能用计划生育的那种模式和方法,去对待教育了!

文章摘自:

微信公众号:童书妈妈三川玲

作者:白滔滔

侵删